近日,多地医院门诊发现:非新冠和甲流感染引起的咳嗽厉害、发热、喘息等症状的患儿剧增,而导致儿童感染的元凶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


躲过了新冠,躲过了甲流,却没躲过 RSV。部分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孩子近期感染了 RSV 的过程,感叹这个病毒来势汹汹,让人忐忑不安。


浙大儿院呼吸内科主任唐兰芳也表示:“最近,RSV 感染处于高峰。目前因咳嗽、喘息住院的患儿中,在浙大儿院占据首位的就是 RSV 感染。这些孩子一般都因为持续发热、咳喘明显而住院。目前呼吸内科病房里住着三十多位因为感染 RSV 导致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的患儿。”


她同时提醒:以往感染 RSV 的主要是 2 岁以下的婴幼儿,而这次不少 4~5 岁儿童也感染了。因此,如果是读幼儿园及以下的孩子出现发热、喘息、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要警惕 RSV 感染。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为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属的 RNA 病毒。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但主要集中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RSV 是世界范围内引起 5 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最重要的病毒病原。RSV 感染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尤其对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免疫缺陷的婴幼儿造成的疾病更重。


我国是全球 RSV 流行高发国家之一。研究显示,2009~2019 年间我国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体构成中:流感病毒、RSV 和人鼻病毒是在全人群中检出率位居前三的病毒性病原体而在儿童中,RSV 是病毒性病原体中检出最高的病毒,达 25.7%,高于流感的 14.2%;学龄期儿童(8.1%)及成人(4.5%)检出率逐渐下降,老年人稍有上升(7.4%)。


对于预防RSV?江苏疾控发文提醒→

RSV 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 2~8 天,临床表现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早期的 RSV 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临床表现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


RSV 感染患儿大多数症状会在 1~2 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 2 岁以下婴幼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喘息,极少部分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和喂养困难等,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

在传播途径方面,有症状的 RSV 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都可传播病毒,通常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一是接触传播,如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到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二是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或打喷嚏等。

对于易感人群的预防,要注意勤洗手,避免不洁净的手触摸眼、口、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佩戴口罩,减少出入人员密集场所。

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开窗通风 30 分钟;定期对儿童餐具、玩具及家里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外出时戴好口罩;对于大宝宝,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减少 RSV 感染的概率。


RSV感染如何进行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常规检测常提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在正常范围。

(2)影像学检查

RSV 感染后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小斑片状阴影、肺气肿。

(3)RSV 病原学检查

确定 RSV 感染诊断必须有病原学结果为依据。临床样本的采集和运送对于 RSV 的实验室诊断至关重要。用于 RSV 检测的样本,最好在发病急性期采集。

RSV 是有包膜的 RNA 病毒,在外界环境下极易失活,冻融后的临床样本,几乎不可能分离到病毒。为避免 RSV 核酸降解,采集后应暂存在 4 ℃ 并尽早送检,若 72 h 不送检,应置于 -80 ℃ 低温保存。

用于 RSV 检测的适宜样本类型主要包括鼻咽拭子、鼻咽部吸出物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呼吸道样本;可用于 RSV 检测的方法包括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抗体检测,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见下表。


图源:《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

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 RSV 感染者的特异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大多数 RSV 感染的症状不严重,但如果出现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美格医学 mNGS 检出 RSV 示例报告:


一图读懂“呼吸道合胞病毒”

图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