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都是细菌性感染的高发期,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这些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但提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李斯特菌),还是有很多人觉得很陌生。
近期,浙江温州的一名孕妇只因喝了一杯冰箱里已经开封过的鲜牛奶,引发败血症,出现发烧、胎膜早破,并导致胎儿早产、感染性休克,命悬一线!
01
孕妇感染李斯特菌引发败血症
起因是孕妇小美(化名)在孕 27 周时,喝了一杯冰箱里已经开封过的鲜牛奶,当时仅仅放微波炉里稍微温了一下就直接喝了,当天开始腹泻,吃了炒面粉很快止泻,便没有引起重视。
然而在喝鲜奶后第 7 天,小美突然开始低烧,当地医院检查血常规和 CRP 指标明显上升,医生开了“头孢”,小美服用后体温恢复正常,血常规和 CRP 指标也逐渐下降。
并且,在小美喝鲜奶后的第 21 天,体温突然烧到 39.2℃、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缺氧,半夜紧急剖宫产。宝宝出生后不久便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而且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异常高亢,出现类白血病反应。
但幸运的是,在医院经过抢救治疗后,宝宝病情逐渐好转。2 天后小美血培养回报提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胎盘活检提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脐带炎”,证实了小美宫内李斯特菌感染。目前,小美已经痊愈出院。
02
李斯特菌为什么这么可怕?
李斯特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兼性厌氧细菌,不易被冻融,绝大多数食品(包括生奶源及其制品、冰淇淋、蔬果、肉及肉制品等)、泥土以及人类和动物的粪便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并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
据报道,健康人粪便中李斯特菌的携带率为 0.6~16%,70% 的人可短期带菌,4~8% 的水产品、5~10% 的奶产品及 30% 以上的肉制品均易被该菌污染。WHO 认为,99% 以上的人类李斯特菌病例由被污染的食物引起。
感染李斯特菌后的患者,通常会在进食受污染食物第 3~70 天,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孕妇感染后,细菌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可能造成流产、死胎或早产,出现败血病和初生婴儿脑膜炎等严重后果,新生儿感染病死率高达 30%~70%。
目前,跟李斯特菌污染有关的商业食品被召回,几乎没有跟加热不充分等因素相关的,尽管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要比其他植源性菌强。反而有证据显示,进入到商业加工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或是李斯特菌属,均来自于加热处理后产品的污染。
我国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李斯特菌在生肉和即食食品中污染率最高,尤其保质期较长(超过 5 天)的冷藏即食食物。另外,因夏季人们喜好低温食物,且气温更接近于李斯特菌的最适生长温度 36℃,因此夏季是感染的高峰期,要注意防护。
03
冰箱里的四种致病菌
美国每年有大约 800 例李斯特菌染病病例,而且大多数是食源性。李斯特菌生命力强,能在低温环境甚至冰箱中存活。人们在未经高温彻底加热处理的情况下食用,就会出现感染症状,因而李斯特菌病又称为“冰箱病”。
很多人以为冰箱就是“保险箱”,但对李斯特菌效果不大,因为它的生存能力很强,在 4℃ 以下的环境中,绝大多数细菌会放慢生长速度,但李斯特菌在 0~4℃ 冷藏环境下,仍能生长繁殖,在 -20℃ 下也能存活 1 年。
04
如何避免感染李斯特菌?
对于广大居民而言,在饮食习惯上及家庭环境中做到以下几条可防控李斯特菌病:
(1)易感人群应避免食用高风险食品,即对于孕妇、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食用超市中售卖的预切制果蔬、沙拉、熟肉制品,生鱼片等未经烹调的鱼、肉类,软奶酪及未经巴氏杀菌的奶和奶制品。
(2)家庭厨房内做到生熟分开,避免即将入口的食品被生肉或未洗净的蔬菜等污染;处理完生的食物后的砧板和刀要彻底清洗。
(3)保持清洁。保持手部清洁,除了“餐前餐后、便前便后要洗手”外,做饭前和做饭过程中也要注意手卫生。厨房用具要保持清洁,碗筷、筷子盒、刀、砧板、抹布的卫生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其成为污染源。
(4)对于动物源性食品,如牛、羊、猪、禽肉,应彻底煮熟煮透。李斯特菌最惧怕高温,食物充分烹煮或加热至 60℃ 以上,经 5~20 分钟可以杀灭。所以,生的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新鲜蔬果需洗净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