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次五一假期哪些娱乐项目最火?户外出游、户外露营绝对排得上号!

图源:四川观察微博截图

公园、草地、森林等地都可以很好地亲近大自然,但有一个缺点是——蚊虫叮咬!!!

前几日,浙江绍兴一位七旬老太就不幸中招!被虫子叮咬后,未及时就医最终去世,她的 4 个家人后面也相继被感染。


图源:猛犸新闻微博截图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它——


⚠️ 蜱虫!!!



什么是蜱虫?

蜱虫,又名扁虱、草爬子、八脚子,是传播病原体种类最多的媒介节肢动物,危害仅次于蚊类。全球有 800 多种,我国记录的有 117 种。长期以来,蜱及蜱传病一直是困扰世界众多国家和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大疾病。

蜱虫喜欢在头皮、颈部、耳后、腋窝及大腿内侧等一些皮肤比较薄、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寄居,一旦吸饱血后,有的雌性虫体能膨胀如黄豆大小。

蜱虫叮咬“可大可小”,因为其一般携带多种致病微生物,发现蜱虫附着,应及时、正确地处理。即便该蜱虫没有携带致病微生物,被它叮咬后的局部组织破损,留有微小伤口,也可能发生炎症、糜烂、溃疡或继续感染。



蜱虫传播的疾病有哪些?

蜱虫传播的病原体很多,可以说是个“移动毒王”,包括 83 种病毒、14 种细菌、20 种立克次体、18 种螺旋体、32 种原虫、1 种衣原体、1 种支原体、1 种巴尔通氏体和 2 种线虫。

1. 蜱媒斑点热

病原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临床表现:一般潜伏期为 2~7d,出现头痛、肌痛及全身不适和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


蜱虫在吸血过程中,通过唾液传递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还可通过破碎的蜱类组织、体液或粪便,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且可通过输血在人际间传播。

2. 莱姆病

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阿弗西尼疏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

临床表现:病初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肌肉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局部扩散后有游走性红斑,这也是莱姆病特异性临床表现。


中国的蜱传疾病中,莱姆病分布最广。该病于 1975 年在美国莱姆镇被首次报道。蜱类从贮存宿主吸血获得螺旋体,增殖后再次叮咬宿主时,螺旋体由蜱类中肠经唾液腺进入宿主体内。

3. 蜱媒森林脑炎

病原体:蜱媒森林脑炎病毒

临床表现:以突发高热、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感觉过敏、意识障碍及颈和肢体瘫痪为主要症状。


贮存宿主主要为啮齿类、鸟类和家畜等。除通过蜱类传播外,食用感染脑炎病毒的羊奶制品包括黄油、奶酪及酸奶等也可致病,该病主要见于东北及西北森林地区。

4.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病原体: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临床表现:发热、血小板减少和出血,致死率 3%~30%。


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并能通过接触染病动物感染。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在我国又名新疆出血热,于 1965 年新疆巴楚县首次报道,随后在我国青海、四川、内蒙、安徽等地均有报道。

5. Q 热

病原体:贝纳柯克斯体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同时以全身器官受累的急性或慢性症状为特征。


该病最早见于 1935~1937 年间的澳大利亚,我国已有 24 个省和自治区出现 Q 热病例报道,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区,其中内蒙、四川、新疆和云南均有其暴发流行记录。

6. 蜱传回归热

病原体:螺旋体

临床表现:周期性高热并伴有肌肉、关节等疼痛,肝脾肿大并具出血倾向,重症者出现黄疸。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至少 7 个省区存在蜱媒回归热感染。

7. 人埃立克体病

病原体:埃立克体

临床表现: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


我国在 1999 年报道了首例人埃立克体病,随后又通过血清学和 PCR 等方法,在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多个省区监测到人埃立克体病的病原体。

8.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原体:新布尼亚病毒

临床表现: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症患者出现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该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目前我国至少有 13 个省份存在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最早见于湖北、河南、江苏、浙江等地。2013 年韩国和日本出现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死亡病例。



如何预防被蜱虫叮咬?

蜱虫一般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区,在户外露营或游玩时,可以穿长衣长裤,系紧领口、袖口、裤腿等处,尽量不穿凉鞋,同时不长时间坐卧在草地上,可以每隔 2~3 小时检查一次衣服和身体是否有蜱虫。


蜱虫进入皮肤的过程

外出前,可使用含 0.5% 氯菊酯产品喷洒衣物和装备。回来后,尽快洗澡和更换衣服,并检查身体是否藏有蜱虫,重点检查蜱虫常见附着部位。如携带宠物一同出游,还应对宠物进行检查。



被蜱虫叮咬后怎么处理?
蜱虫叮咬时会释放一种类似麻醉剂的物质,疼痛感和痒感不明显,不易被察觉,叮咬处看起来就像长了一颗黑痣。


去除蜱虫对于预防传染源的传播和蜱虫叮咬引起的局部感染十分重要,去除蜱虫具体做法如下:

用一把干净的细尖头镊子将蜱虫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并夹住,以稳定、均匀的力缓慢向上拉动,不要扭曲或猛拉蜱虫,这可能会破坏其口器导致脱落残留在皮肤内,也可先用酒精喷涂在蜱体,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然后进行消毒。


用细尖头镊子正确去除蜱虫

蜱虫取下后,将其放入酒精中、将其放入密封袋或容器,用胶带包裹,或将蜱虫丢进冲水马桶或掩埋处理,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蜱虫。


美格医学助力临床精准诊断:

(1)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mNGS 项目检测范围基于能提供广域搜索、并持续更新的参考基因组数据库,包含约有 60万+ 株微生物参考基因组,检测展示的结果主要来源于经过细致整理、可精确鉴定的微生物种类数据库,总共 23796 种。

图:mNGS 检测范围

(2)多重靶向测序 tNGS

tNGS 是基于多重 PCR 技术和二代测序技术开发的病原微生物临床检测项目,将样本中的核酸进行多重特异性扩增,对文库进行二代测序,用生物信息学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样本中的核酸序列信息,从而对病原或耐药基因进行检测。

图:tNGS 检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