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病情介绍

病例来源于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鹦鹉热衣原体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1 例》

主诉:男,64岁,农民。

现病史:8d前开始发热,自测最高体温 39.5℃,发病前有“家禽”接触史。伴有咳嗽、咯痰,咯少量黄白色黏液痰,伴有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

6 d 前曾到某县医院就诊,考虑诊断为“肺部感染”,先后予以“头孢他啶、美罗培南 + 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6 d,但仍有反复发热,体温波动在 38.0~39.0℃。

2020 年11 月 6 日,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入院查体:体温 38.7℃,脉搏 118 次 /min,呼吸 35 次 /min,血压 118/78 mmHg,血氧饱和度 88%(吸 氧 2 L/min)。唇无紫绀,左肺呼吸音粗,双下肺闻及明显湿性啰音,左肺为甚。心率 118 次 /min,心律齐。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结果 :pH 7.48,PCO2 31 mmHg,PO2 67 mmHg,吸入氧浓度为 29%,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

血常规 :白细胞 6.17×10^9 /L,中性粒细胞占比0.778 ,PCT 1.39 μg/L ,CRP 175.82 mg/L ,红细胞沉降率 68.4 mm/1 h。

心肌酶谱 :乳酸脱氢酶 482.6 U/L,肌酸激酶 557.0 U/L,肌酸激酶同功酶 28.1 U/L,肌红蛋白 145 μg/L 。

肝功能 :白蛋白 24.7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64.1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51.1 U/L。血浆 D- 二聚体 6.29 mg/L。

胸部CT报告左肺大片实变阴影(如图1):考虑感染可能,新病原感染待排查。11 月 7 日完善支气管镜检查。

以上这些检查都不能精准定位到该患者的致病病原体。


图1  胸部CT(2020-11-06)

初始诊断结果:重症肺炎(混合感染);I 型呼吸衰竭。

初始治疗:莫西沙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 磷酸奥司他韦经验性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病情突破口

宏基因组测序(mNGS)检测报告

患者痰培养及血培养病原体均阴性取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去检测:发现有鹦鹉热衣原体序列,结合影像学等检查诊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治疗方案调整:

保留莫西沙星,停用其他抗感染治疗药物。


11 月 14 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呼吸困难明显好转,PCT 等感染指标、肝功能、心肌酶学恢复正常,复查胸部 CT 示双下肺实变。患者于 2020 年 11 月 16 日出院。2020 年 12 月 3 日随访复查胸部 CT 示双肺病灶较前吸收好转。(如图 2)


图2 胸部CT(2020-12-03)


讨论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发生于中青年人群,绝大部分有鸟类接触史。临床症状表现为流行性感冒,包括发热、乏力、头痛、咳嗽、肌肉酸痛、呼吸困难等。

感染可能导致并发症如贫血、肝肾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和胃肠道症状等,有时也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极少数患者可发展至重症肺炎。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影像学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沿胸膜下分布的单发结节、实变或磨玻璃影,沿肺段分布,容易误诊,怀疑确诊有鹦鹉热的病人必须有暴露于鹦鹉、鸭等鸟类或禽类的病史。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抗菌治疗可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本例患者前期给予 β 内酰胺类联合氟喹诺酮类抗感染治疗,后经mNGS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后,予单用莫西沙星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Description

鹦鹉热简述

人|畜|共|患|传|染|病

鹦鹉热(Psittacosis),又称鸟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之所以叫鹦鹉热,是因为最初该病是一种发生于鹦鹉类鸟中的衣原体病,但是其他如鸭、海鸥、火鸡等鸟类或禽类身上也可以进行传播和感染。

现在,很多人家里面多多少少都会养一些宠物或是家禽,平时要注意搞好卫生消毒、预防接种和自繁自养,减少对病原体的接触。人类在接触鹦鹉热原体的传染之后即可获得感染,传播途径有多种,例如接触带菌鸟及其污染的分泌物、排泄物等、患者的痰液以及混于尘埃中的衣原体或感染性气溶胶等可经由呼吸道引起吸入性感染。鹦鹉热潜伏期一般为3~14天,长者可至45天。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多呈急性发病,患者发冷、喉痛、头痛不适、体温38℃左右,若出现脉速,则意味着预后不良。


在抗生素未问世之前,本病暴发流行病死率高达20%,现在已降至1%以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且多数患者为老年人和幼儿,近日浙江丽水还发生了一例救治无效死亡的鹦鹉热病例。

现存下的传统病原体检测技术有血常规、实验室培养、PCR试验、微量免疫荧光试验、肺部X线等,但均存在检出阳性率较低的问题,往往导致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

因此,mNGS测序技术的出现,可以很大程度帮助临床医生精准定位“多种传统检测技术”检查不出的致病病原体,然后对症下药,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