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 3 亿人正在遭受慢性疼痛,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今年发布了《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并在全国确定 900 多家涵盖了多层级、各类型的试点医院,这标志着我国疼痛诊疗迈向了综合管理的新阶段。


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 3 个月以上的疼痛,累及全球 20% 以上的人口,约 2/3 的慢性疼痛患者伴有认知和情感障碍。最近《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首次将慢性疼痛病分为七大类[1-3]

一般而言,急性疼痛是一种症状,慢性疼痛则是一种疾病,也是预示人体其他部位可能出现健康危机的“警报器”。由于它的频繁“发威”会使人出现睡眠紊乱、食欲缺乏、精神崩溃甚至人格扭曲和家居不宁等后果,致使不少病人因无法忍受长期的疼痛折磨而选择自杀。

疼痛分级

慢性疼痛根据不同机制可分为三大类:伤害感受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损伤和疾病影响躯体感觉神经系统)和伤害可塑性疼痛(即无伤害性刺激,也无损伤和其他疾病,疼痛源于痛觉处理系统改变)。


慢性疼痛用药


阿片类药物是常用的镇痛药,广泛用于治疗中至重度疼痛,其镇痛效果、有效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造成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归因于与阿片类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有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多个基因 SNP 如 μ 阿片受体(μ opioid receptor,OPRM1)(A118G)、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   methyltransferase,COMT)(rs4680)及 CYP3A4 * 1G、CYP2D6 等已被证实与阿片类药物镇痛密切相关。


CYP2D6 基因多态性与阿片类药物


CYP2D6 负责大多数常用的阿片类药物的代谢,包括可待因、曲马多、氢可酮、羟考酮。


2021 年 2 月,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CPIC)发布了《根据 CYP2D6、OPRM1 和 COMT 基因型选择阿片类药物治疗方案的 CPIC 指南》提出基于 CYP2D6 基因型指导临床使用可待因、曲马多和氢可酮等阿片类药物的治疗建议。

同时,指南也指出了 CYP2D6 基因多态性对儿童、青少年、哺乳期妇女的影响。

阿片类药物止痛要求的个体差异非常大,并且各种因素(如遗传因素)都参与了这种差异。基于 CYP2D6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可以为疼痛的患者提供更好的镇痛治疗。

精微医学检测及检测要求


精微医学针对慢性疼痛患者,推出 MPGx12-疼痛治疗用药基因检测,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检测药物相关基因关键位点如 CYP2D6、CYP2C9、COMT 等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受检者与药物代谢、疗效、不良反应相关的基因信息,可实现 24h 交付报告,以快速指导个体精准用药治疗。

检测范围:

塞来昔布、双氯芬酸、罗非昔布、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阿芬太尼、芬太尼、瑞芬太尼、氢可酮、吗啡、羟考酮、丁丙诺啡、美沙酮、丙泊酚等 14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TreedeRD, RiefW, BarkeA, et al. Chronic pain as a symptom or a disease: the IASP classification of chronic pain for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J]. Pain, 2019, 160(1):19-27.

[2]NugrahaB, GutenbrunnerC, BarkeA, et al. The IASP classification of chronic pain for ICD-11: functioning properties of chronic pain[J]. Pain, 2019, 160(1):88-94. 

[3]BarkeA, KorwisiB, RiefW. Chronic pain in the ICD-11: new diagnoses that clinical psychologists should know about[J]. Clin Psychol Eur, 2022, 4(Spec Issue):e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