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指导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等联合发布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揭示了患者面临的早诊早治困境。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患者人数近 1000 万人; 早诊及时就诊比例偏低,社区早期认知筛查覆盖不足,有超过六成的患者所在社区未进行过早期认知筛查,专家呼吁老年体检增加脑功能筛查刻不容缓。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可导致患者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甚至社会及生活功能丧失。因此,AD 早期检测对通过早期干预策略延缓疾病或改变疾病进程甚至预防疾病等至关重要。


实验室检查

在 AD 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查流程中,推荐使用脑脊液检查、血液检查和基因检测, 可对潜在可治疗的认知障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和疾病管理。

AD 脑脊液或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对于 AD 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具有痴呆家族史或快速进展型/非典型痴呆患者,可使用基因检测,实现早诊早“智”。


No.1

脑脊液检查

理想情况下,AD 的生物标志物应该能够在早期高精度检测出 AD 的病理变化,而与大脑胞外空间直接接触的脑脊液则成为科学家首选的研究对象。在脑脊液中,有一系列与 AD 的病理生理紧密相关的物质。

欧洲 AD 生物标志物标准化共识,已将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推荐为早发型痴呆、前驱期或非典型 AD 患者的常规临床检查。与 AD 发生相关的脑脊液检查中,主要检测的蛋白为脑脊液 Aβ 蛋白和 tau 蛋白。

脑脊液 Aβ 蛋白检测,主要包括 Aβ42、Aβ40 蛋白浓度,以及 Aβ42/Aβ40 比值。

脑脊液 tau 蛋白检测,主要包括 T-tau 浓度、P-tau181 浓度,以及 P-tau181/T-tau 比值。

脑脊液 Aβ/tau 比值和 tau/Aβ 比值,主要包括 Aβ42/T-tau 比值、Aβ42/P-tau 比值、T-tau/Aβ42 比值、P-tau181/Aβ42  比值。

推荐意见

(1)脑脊液 Aβ42 浓度降低定义 AD 痴呆和鉴别 AD 与非 AD 痴呆的性能较高;

(2)脑脊液 Aβ42/Aβ40 降低定义 AD 痴呆和鉴别 AD 痴呆与非 AD 痴呆的性能中等;

(3)脑脊液 Tau 或 P-tau181 浓度升高定义 AD 痴呆和鉴别 AD 与非 AD 的性能中等,脑脊液 P-tau181/T-tau 比值降低定义 AD 的性能高;

(4)脑脊液 Aβ42/T-tau、Aβ42/P-tau 比值降低或 T-tau/Aβ42、P-tau181/Aβ42 比值升高定义 AD 痴呆的性能较高,鉴别 AD 痴呆与非 AD 的性能中等。

另外,脑脊液中的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是神经轴突损伤的一种敏感的被证明可以直接从脑脊液转移到血浆的标志物,可作为预测轻度认知障碍(MCI)向 AD 转化的生物学标志物。


No.2

血液检查

随着 AD 早期筛查需求量的增长,脑脊液和 PET 等测定方法由于侵入性高、样本量少、费用昂贵、不易在基层普及等原因,不适于在广大人群中开展。

而血液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操作简便,创伤性小,能够在大量人群中普及,有望为 AD 的辅助诊断提供更简便、高效、准确的检测。血液 Aβ 和 P-tau 蛋白是目前最具潜在应用价值的 AD 相关血液生物标志物。

Aβ 沉积是 AD 的主要病理特征。血浆 Aβ42 水平、Aβ42/Aβ40 比值反映了大脑中的 Aβ 病理情况,能用于早期评估 AD 痴呆和 MCI 的患病风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血浆 p-Tau181 水平可以反映 AD 中 Aβ 与 tau 蛋白的病理情况,能有效鉴别 AD 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并在整个临床进程中监测 AD 患者的病情进展。

血浆 Aβ42 和 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可被视为评估遗忘型 MCI 患者整体认知能力下降严重程度的有用标志物。

推荐意见

(1)血浆 Aβ42 浓度降低或 Aβ42/Aβ40 比值降低定义 AD 痴呆和 MCI 的性能高,区分 Aβ-PET 阳性与阴性的性能中等;

(2)血浆 Tau 浓度升高定义 AD 痴呆和 MCI 的性能高,区分 AD 痴呆与 MCI 的性能中等;

(3)血浆 P-tau181 浓度升高区分 Aβ-PET 阳性与阴性或 Tau-PET 阳性与阴性的性能较高,鉴别 AD 痴呆与非 AD 痴呆的准确性较高,鉴别 AD 痴呆与 FTLD 的特异度低,区分 AD 痴呆与 MCI 的准确性不合格;

(4)血浆 P-tau217 浓度升高区分 Tau-PET 阳性与阴性的性能高,鉴别 AD 与非 AD 痴呆的准确性较高。


No.3

基因测序

遗传因素在 AD 中扮演重要角色,基因测序是指致病基因突变的检测。致病基因 AD 患者中约 1% 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突变(APP、PSEN1 或 PSEN2),易感基因 AD 患者中约 58% 携带至少 1 个 APOEε4 等位基因。

目前已经确认位于 14、1、21 号染色体上的 AD 致病基因,PSEN1 基因突变占 75%~80%,APP 基因突变占 15%~20%,PSEN2 基因突变不足 5%;ApoEε4 等位基因与晚发性散发型 AD 相关,是 AD 源性 MCI 的危险因素。

推荐意见

(1)致病基因突变(APP、PSEN1 或 PSEN2)有助于识别早发型、家族性 AD;

(2)易感基因突变(APOEε4 等位基因)有助于预测家族性 AD 的风险和脑淀粉样血管病的严重程度。



阿尔茨海默病(AD)检测项目:

目前,美格医学阿尔茨海默病(AD)检测项目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Sanger 测序法、流式荧光技术,可检测 t-Tau、p-Tau181、Aβ-40、Aβ-42、Aβ-42/Aβ-40、α-突触核蛋白(α-Syn)等,以及 APOE、APP、PS-1、PS-2 等基因突变相关内容,可全面评估机体脑部多种蛋白病变及基因突变情况,综合判断机体认知状态,可为老年痴呆的早期筛查、及早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适用人群:

01

50 岁以上每年常规体检人群

早筛查,早诊治,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



02

记忆减退、疑似有认知障碍人群

鉴别 AD 痴呆与非 AD 痴呆;



03

临床确诊认知障碍人群

辅助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04

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患者直系亲属

助力高风险人群的筛查,识别轻度认知障碍;



05

脑血管病史、糖尿病人群

检测脑部蛋白沉积情况,评估患病风险。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版)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 40(03): 269-283.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 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 55(5): 421-440.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 前驱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简易筛查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3, 22(5): 43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