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五大疑难杂症。但是在我国,疾病死亡率首位的,却不是以上 5 种之一。

根据 2023 年 6 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由于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心血管病(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

在报告中,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CVD 在农村、城市死因占比分别高达 48.00%  和 45.86%,恶性肿瘤分别占比 23.11% 和 25.43%,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比 9.09% 和 8.72%。总体农村各类疾病的死亡率较城市略高,这与农村医疗条件较差有关。

图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农村或是城市,由于 CVD 导致的死亡率断层第一,比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的高。


心血管疾病

CVD 是指心脏血管和周围血管疾病的统称,又称循环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CVD 的发病机制很多,而且大多比较复杂。发病过程中常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


心血管疾病 -危害

1.

冠心病导致的猝死

冠心病是常见的 CVD 之一,起病突然、发病迅速,造成的死亡率极高。发病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脏停搏等症,严重者可能猝死。

2.

增加认知障碍发病风险

CVD 的一些可调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等,这些同样会增加认知障碍的发病风险。


3.

血栓导致的中风、猝死

血栓如果发生在心脏内,则会造成心肌梗死。如果血栓在大脑中出现则会形成中风,轻则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重则造成死亡。


4.

骨质疏松降低抵抗力

大量脂质蛋白游离在血浆中,极易使机体体液酸化,降低对病毒、细菌的抵抗能力,同时还会导致缺钙和骨质疏松。


5.

肾功能衰竭

CVD 发展到后期会诱发肾功能衰竭,导致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或无尿、肢体水肿、脱水等,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心血管疾病用药及不良反应

CVD 患者用药多且杂,一旦出现不合理用药导致药物间互相作用,不仅会降低用药效果,还可能引发其他不良反应。[1]

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降脂药、血管扩张药等普遍存在个体差异。[2]以下列举临床上常用的药物的使用情况:

1、阿司匹林

虽然阿司匹林被广泛应用于抗血小板治疗,但是部分患者在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后不能达到预期临床效果,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该药长期服用易引发肝损害等不良反应。

2、氯吡格雷

临床实践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冠状动脉综合征,尤其是对行心内科术患者具有显著的抗栓治疗作用,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出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腹痛、胃炎、便秘等。

3、华法林

遗传因素是导致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主要的原因,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最常见为鼻出血、皮肤瘀斑及溃疡处出血等,偶有恶心、呕吐、肾病、过敏反应等。

4、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急用药物,有缓解心脏缺血的功效。不良反应为由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眩晕、头晕、昏厥、面颊和颈部潮红。

5、他汀类降脂药

他汀类药物可减少细胞内游离胆固醇,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易出现肌病和肝脏的不良反应,其他还有胃肠反应、皮肤潮红、头痛等。

基于以上用药情况,临床上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以期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症状非常有必要。[3]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技术

目前,药物基因组学(PGx)检测方法已经证明在心血管药物、抗肿瘤药物等的应用中有效。

根据 PGx 开展的药物疗效相关基因多态性检测,可以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及药物剂量提供遗传证据,针对个体精准把控药物剂量,能极大地提高心血管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性。[4]

高通量测序(HTS)技术是一种可以进行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可用于药物位点检测、病原基因组检测、耐药基因检测等相关研究,具有检测范围广、检出结果快、准确性高的优点。


关于他汀类药物用药前的基因多态性检测,以下专家共识可重点关注:

专家共识1:首次服用他汀类药物,用药前应检测 SLCO1B1 基因多态性,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首次服用他汀类药物未检测 SLCO1B1 基因多态性,若用药过程中出现肝转氨酶升高、肌病等不良反应,建议检测 SLCO1B1 基因多态性分析原因。

专家共识 2:首次服用他汀类药物,为评估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建议在用药前检测 ApoE 基因多态性;启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若降脂疗效不佳,建议检测 ApoE 基因多态性分析原因。


美格医学推出的MPGX-04 心血管疾病用药基因检,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明确用药患者基因型,检测范围包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54 种药物,可实现 24-48h 交付报告,以快速指导个体精准用药治疗。


案例分享:

患者,男,59 岁,主诉:胸闷、气短、心悸,于 10 年前被诊断为高血压,一直服用普萘洛尔控制血压,近期药物疗效逐渐降低,遵医嘱送检美格医学行 MPGX-04 心血管疾病用药基因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根据患者的实际临床情况与参考用药基因检测结果,临床医生为患者调整用药方案,改用被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目前患者血压控制稳定。


参考文献:

[1] 翟文婷, 马琼.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J]. 心血管外科杂志: 电子版, 2020, 9(3): 14-15.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心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05): 455-468. 

[3] 陈玲珊, 崔侨娜.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19(24): 31, 29.

[4]袁慧. 心血管药物个体化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8(7): 442-444.